top of page

原生家庭-正视但不夸大

近年来,“原生家庭”这一概念被提出、传播甚至被滥用。有部分群体认为,在个性形成、习惯培养、学习工作、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领域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与“原生家庭”有密切联系。也有部分人群始终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们认为家庭只是环境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余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最初,原生家庭是一个在社会学中的概念,与新生家庭关系对应,常指未婚子女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其实描述的是一种家庭模式以及是一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关系,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那么,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存在吗?究竟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这一直是在心理学界中极具争议的话题。在所有心理咨询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更看重家庭在个体成长与塑形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发现,在咨询过程中,精分或动力学流派的咨询师更倾向询问来访者的家庭模式、亲人、个性、早期经历等一系列与“童年”和“成长”相关的话题,他们擅长从这个视角进行解读。同时,通过在来访者咨询过程中的“退行(regression)”,他们也能找到解释,还原孩童时期的真实境遇。阿德勒也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诚然,我们对于自我的看法、个性的养成常常源于家庭的培育:

1. 长时间被爱、被支持、被夸奖、被鼓励,个体可能更具有自信,安全感富足;

2. 成长中被指责、被掌控、被贬低、被怀疑,将更有可能削弱个体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

一般情况下,对于身处在情感交流较为缺失的家庭氛围中,缺乏安全感和频繁的家庭矛盾可能在让孩子心灵受伤的同时,还让他们产生错误观点。比如,孩子可能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会不满意,进而引发家庭争吵。在这种氛围下,孩子相比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更习惯逼迫自己不懈追求完美;而父母在“给予爱、表达爱”这一环节的缺失,并不能随着孩子的努力而改变。因此年幼的孩子们将过错归因于自己,无疑是无效且内耗的,他们既不能让父母满意,又会陷入对自己更深层次的批判。逐渐养成怀疑自己、自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未来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

不过,人格特质也并不完全由家庭环境的影响决定。

在1990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学者通过一项双生子研究发现,尽管双胞胎出生后被不同家庭所抚养,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却仍然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因此,家庭环境并不是个性的决定因素。

从系统角度来看,原生家庭确实是孕育孩子的摇篮,是帮助个体探索自我的始发站。孩子们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了解父母逐步认识自己、构建自我。但随着个体的成长,他们的生命中也不再只被家庭这单一系统所占据。社会的人际关系圈扩大、关系变得多元,个性的因素也在多系统中不断发展完善。

因此,虽然我们需要重视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不是所有缺陷都是由“原生家庭决定”或是“宿命”决定的。

如何保持清醒?如何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

保持清醒,是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客观且理智的归因,而不是一味的怪罪。家庭中的人格特质、关系模式、相处模式、情绪状态等虽然存在一定遗传性,但如果我们养成将一切不幸事件归咎于家庭时,就很难停下错误归因的脚步。我们会不理智地向家庭血脉寻根,于是永远无法释然。了解问题是必须的,但目标是解决童年和成长阶段中没有被重视或及时妥善处理的矛盾。由自身原因追溯家庭基因是不理智的;它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改变现状。

我们要追溯原生家庭的影响,是要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能够走出阴霾的契机。而不是让原生家庭成为我们的挡箭牌,为一切的不幸找到短暂的“庇护”。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原生家庭的困扰,并且很难真正向外人袒露,因为没有真正经历真正感受,可能他人很难理解每个人不同的痛楚,因此,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或严重的创伤,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也许你会问,我们该怎么试着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养好自己的伤口、疗愈经历的创伤,可能这需要有着一定的心理建设,也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找寻自己掩埋已久的问题、再次去体验、去感受,而后问自己,怎么看待、是何体会、有何信念认知、是否有着束缚、何时感到束缚,而后建立新信念调整新认知……

也许我们下次可以一起聊聊。原生家庭并不是全部,我们还有自己,需要看到更多元的维度与力量,找到更坚定更闪耀的自我。

 

Writer:Elle Zhang

影响
人格
清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