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拒绝自我内耗

何为内耗?

自我内耗在近几个月来一直“霸榜”于年轻人们的视野里,指人们在所处状态与困境中,对自身缺点的不接纳、批评,产生反复纠结、怀疑等情绪,最终造成对自身体力和精力的消耗;这对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长期损耗。

出现自我内耗的人群往往有太多烦恼的事情,总是想东想西,可能明明没有结果但又无法放下。在反复纠结后,开始对自我认知产生偏见,看轻自己、怀疑自身能力,导致郁郁寡欢,甚至产生自我厌弃、自我逃避的想法,最终不断恶性循坏,焦虑消沉却难以改变。

为什么总是陷入内耗?

  •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

出现内耗的人群常常有较高的自我要求,并且会不断督促自己达到目标。因此,当现实中无法满足自我期待时,往往会“生气”、“失望”、“担忧”,进而变得烦躁,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做不到。由此开始对自身能力耿耿于怀,陷入自我批评与自我怀疑的困境。

  • 习惯性自我贬低:

当过度批评自我、反省自身成为习惯后,就会带来自我嫌弃、自我贬低。这种对于自我的频繁攻击会让人越来越无力,心中那个“失败”而又没有光彩的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渺小,渐渐失去对于生活的憧憬与期待,也失去正确且客观认识自我的能力。

  • 对于未知的担忧与迷茫:

总是担忧尚未发生的事情,也总担忧自己会面临“失去”的考验,这种消极想法长期盘踞心中,恐惧与焦虑就会随之蔓延生长;我们会渐渐无法专注当下生活,变的患得患失。想要抓得紧,却往往适得其反,当未来不受我们安排,那种未知与脱离掌控感袭来,像一张网将我们笼罩,难以挣脱。

  • 犹豫不决、踌躇不定:

当面临的选择太多,可以走的路太多时,我们会犹豫不决,总想找到那条最适合、最平坦、最顺利的路,但是却忽略了哪条是真正自己想要的。当我们缺失目标时,内耗就会出现,我们不断和自己进行无意义对话,却始终不付出行动。换言之,是过于宏大的目标阻挡了前进的脚步,失去愚公移山的勇气,就会让目标的庞大压倒自身渺小的付出、成就感,也就越发助长了对自身无力改变的认知;于是,很多人在面对复杂、难以攻克的目标时,就会下意识寻找捷径,开始内耗。而这样的表现就是迟迟不能开始行动的犹豫不决。

  • 高敏感特质以及习惯于独自承受:

高敏感特质人群的情绪起伏较大,也会因此产生更大的心理负担。对高敏感人群来说,他们需要更紧急的情绪调试以及自我调整需求。有些情绪多变个体很喜欢“孤军奋战”,因为比起对外输出,如和好友或亲人分享宣泄心中的情绪或是不好的遭遇,他们更倾向于一个人沉浸在消极的世界里。比如,他们可能会纠结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话语,或是追忆起以往被他人指责的片段。而这些都将让他们陷入自我挣扎,不断内耗。

如何尝试减少内耗:

减少内耗的和降低焦虑感等其他问题在方法上常有着共通之处,而在知晓策略的同时,其实更重要的是改变认知、开始行动。

  • 拒绝比较:
    尽量不拿自己与任何他人比较,许多的不满足与自我怀疑往往源于比较。接受最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需要告诉自己,拥有缺点和短板是正常的,不是不可饶恕的。将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或是将自己糟糕的境遇与对方得意的生活比较,势必是令人不快的。专注自身发展,拒绝与他人比较,才是减少内耗的最大方式。

  • 从容接受:
    学会接受也是减少内耗的一种方法。不再一味注重事物最后的结果,减少想要掌控一切、控制所有的想法,坦然接受当下的处境,不再执迷于“更好、更完美的自己”。诚实、坦率的自我接纳可能会伴随焦虑与不适,但请给自己些时间与不断调整的尝试空间。

  • 设定合理目标:
    比起遥不可及实现难度较大的宏伟目标,也许阶段性目标更有利于帮助聚焦与专注。通过制定计划、不断拆分细节目标,并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可能更有利于保持对自我的合理认知。设定合理的目标,保持对自我的鼓励,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必要的压力。

  • 正念or冥想等专业训练:
    通过一些正念呼吸训练或冥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减少大脑兴奋度;在让身心慢下来的同时,也能享受片刻的轻松与安宁。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或专业从业人员的帮助,改善忧愁的思绪与消极的情绪状态,收获更平和的自我。

 

 

 

 

Writer:Elle Zhang

何为
为什么
减少
bottom of page